午夜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97在线起碰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看v片|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1. <delect id="frdys"></delect>
  2. <delect id="frdys"></delect>
  3. <optgroup id="frdys"><ruby id="frdys"><dfn id="frdys"></dfn></ruby></optgroup>
  4. <pre id="frdys"><dd id="frdys"></dd></pre>
  5. <strike id="frdys"><blockquote id="frdys"><center id="frdys"></center></blockquote></strike>
      <delect id="frdys"><style id="frdys"><track id="frdys"></track></style></delect>
      魏晉名士像竹林七賢是士族出身還是庶族出身?他們沒有官職嗎?

      魏晉名士像竹林七賢是士族出身還是庶族出身?他們沒有官職嗎?

      魏晉名士像竹林七賢是士族出身還是庶族出身?他們沒有官職嗎?

      1067人瀏覽
      spider
      相關欄目:
      最新回答 2022-08-11 07:59:32
      分享
      共有7條回答
      軍武簡略

      感謝邀請,我說一下我的觀點,魏晉名士像竹林七賢是士族出身,都是有官職的,要不然也不會得到統(tǒng)治者的關注。

      竹林七賢是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由于常在山陽縣竹林下一起喝酒,唱歌 不受外面影響,所以號稱七賢。當時魏晉時期人民崇尚玄學,七人又是這一學說代表人物,因司馬氏篡魏 不得民心,七人常以文章嘲諷 和揭露西晉王朝,后因政見不同,竹林七賢也不歡而散,所以七人也是良莠不齊。

      嵇康 公元233年~公元262年,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音樂家,任過中散大夫,注有《養(yǎng)生論》,因對司馬氏篡魏不滿,常常以文章暗諷西晉朝廷,后因鐘會誣陷,被司馬昭所殺。

      阮籍 公元210年~公元263年,三國詩人,在政治上反對司馬師專權,又迫于司馬氏淫不得已入世朝堂,代表作有五言《詠懷詩》82首。

      三濤 公元295年~公元283年,河內懷縣人,西晉時期名士,擔任尚書吏部郎,其人很有見識

      向秀 公元227年~公元272年,魏晉文學家,好友嵇康被害后,在司馬氏高壓下,不得不應征到洛陽,著有《思舊賦》

      劉伶 公元221年~公元300年,反對司馬氏黑暗統(tǒng)治為避免迫害,常嗜酒佯狂,注有《酒德頌》

      王戎 公元 234年~公元305年,西晉大臣,先后擔任光祿勛,吏部尚書等職,其人熱衷名利

      阮咸,阮籍之侄,歷官散騎侍郎等職

      依我對其七人評價則是嵇康 >阮籍>向秀>劉伶>向秀>阮咸>王戎




      良人執(zhí)戟2

      • “竹林七賢是指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咸。
      • “竹林”地址在山陽(古代很出名的地方,今天的河南焦作市東)有一條河流,清水白石,流經七賢祠東,左右筠簧列植,冬夏不變貞萋(長青而茂盛)。

      這種景點在中國隨地可見,但是,“景以人名,”“山以詩揚”?!庇捎凇妒勒f新語.任誕》注引《晉陽秋》談到竹林七賢時說:“于時風譽扇于海內,至于今詠之?!薄按孙L延續(xù)下來,不曾消竭?!?/p>

      • 什么叫士族

      一,世族。

      二,泛指讀書人,士類。

      我們翻開任何中國歷史書籍,“士族”這個名詞頻繁出現(xiàn),我們經常討論“三國演義”等歷史,士族、門閥是出仕任職的首要考量。比如,袁紹,《煮酒論英雄》中,劉備首推河北袁紹,四世三公,乃當今英雄,曹操的前輩是宦官出身,阿暪引以為恥,所以很看不起袁紹,實際上是“牙酸”的心態(tài)。

      (嵇康磚像刻畫,下同)

      士族制度就是按照門第為標準的選官制度,貫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的政治制度。歷史已經證明這是腐朽的政治制度。為什么哈?因為他們在門第制度的蔭蔽下,生活優(yōu)渥、腐化。政治上低能,不思進取。亦是社會不穩(wěn)定的重要原因

      而今天我們評價武則天,我個人認為,她臨朝稱制后堅決廢棄仍然嚴重的“門第”觀念,選擇官員是“任人為賢”,所以唐代的科舉考試,也給了寒門學子以機會,極大的緩解了社會矛盾,武則天功不可沒。

      (阮籍,號稱“阮步兵”)

      • 關于竹林七賢的“出身”

      一,嵇康

      幼年喪父,家境清寒。應該是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出身。

      這位中國古代時期的最健美帥哥,遠甩什么潘安、宋玉的顏值幾條街遠。古代的才子,手執(zhí)桃花扇,邁著八字步,腰間的佩玉在走動時,“金振玉聲”,“溫潤如玉,”是無數(shù)閨中美女們的夢想情郎。但是,嵇康大才子身高1.8米多,巜晉書》贊美他“身高7.8尺,美詞氣,有鳳儀,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潘、宋之流何足相提并論。

      《世說新語容止》亦同聲贊美嵇康“風姿特秀,如蕭蕭肅肅,爽朗清舉。”與曹操的第一謀士荀彧相比,他絕對沒有荀大官人那種“橋南荀令過,十里送衣香?!钡哪逃臀丁?/p>

      他在曹魏時期斷斷續(xù)續(xù)擔任過一些職務,成為曹操的孫女婿。

      當司馬昭把曹氏子弟玩弄于股掌上時,一身肌肉暴凸的嵇康恨得咬牙切齒,于是鉆進竹林打鐵健身、喝酒瞌藥、擺玄龍門陣、操琴,隱身竹林,最后被司馬昭政權殺害。

      二,阮籍

      所有資料均未顯示他出身于名門士族。應該也是一個比較清貧的書香家庭。只是遇到曹操在戰(zhàn)時的需要,唯才是舉,擔任過一些職務,但是,那是過眼云煙,只有酒才是他的幸福,巜晉書.阮籍傳》說他“嗜酒能嘯”,聽說軍營中廚子很會釀酒,乃投筆從戎,成

      (山濤,嵇康的托孤信任之人)

      為軍營中步兵校尉,后人稱為陳留“阮步兵”。

      三,山濤

      出身貧寒,但是,七賢中,只有他和王戎混得最好,他倆與司馬集團相處融洽,仕途順利。我們應該看到另一個方面,山濤在那時并沒有忘掉朋友,他有心拉嵇康一同為司馬氏集團為官,卻為此被嵇康大罵一頓后,用打鐵的手寫下一篇“重達千鈞,光耀史冊”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公開挑戰(zhàn)司馬集團。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嵇康臨刑前托付子女照顧的卻是山巨源即山濤,山濤不負朋友所托,圓滿完成遺愿,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人典型的美德:“君子和而不同”。

      (王戎像)

      四,王戎

      出身于高門豪族瑯琊王家族

      他的爺爺和父親分別是幽州刺史和涼州刺史,均為封疆大吏。王戎本人也曾任荊州刺史。這是一個大丟豪門世家臉面的超級“吝嗇鬼”,在中國歷史上堪稱“空前絕后”!

      他整天用牙籌(可能是以后的算盤)計算自己的財富?!妒勒f新語.儉嗇》記道,王戎女兒出嫁,借了他一點錢,只要女兒回娘家,他就做臉做色,直到把錢還清,他才呈高興狀。

      五,向秀

      平民出身,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與嵇康私交最好,操得最把穩(wěn),玄學大師。

      (阮咸磚畫像)

      六,阮咸

      陳留尉氏人(今河南開封),家庭出身于書香門第,一個典型的音樂家,名士風流。

      七,劉伶

      并非士族家庭出身,名士。

      在竹林七賢中,個個都是豪飲中的酒仙,而酒中老大首推劉伶。魯迅考據(jù)文章《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云:“正始名士服藥,竹林名士飲酒”。

      《世說新語.仼誕》載:“劉伶恒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

      巜晉書.劉伶?zhèn)鳌吩疲骸俺3寺管?,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p>

      這種醉死夢生的情景,直接甩杜甫巜酒中八仙歌》的八仙幾條街遠。

      (向秀磚像刻畫)

      (劉伶醉了)

      牛媽說說

      “竹林七賢”指的是嵇康、阮籍、阮咸、山濤、劉伶、向秀、王戎這七人。“竹林七賢”是先有“七賢”之名,后來他們經常在嵇康家附近的“竹林”里縱歌、暢飲,人們也就將他們稱為“竹林七賢”。

      士族制度起源于漢,盛于魏晉,沒落于南朝,消亡于隋唐。“竹林七賢”是士族出身還是庶族出身?他們的出身據(jù)史料記載來看,有的出身于士族,有的出身于庶族。嵇康出身于士族大家,典型的高富帥,也是魏宗室的女婿。阮籍出身于士族大家,他的父親是“建安七子”的阮瑀,阮咸是阮籍的侄子,自然也是出身士族。王戎是出身于瑯琊王氏的,也屬士族的,并且最初的時候王戎世襲了他父親的爵位。劉伶出身于破落士族,不種地、有仆人常飲酒。據(jù)史料記載推測,山濤和向秀都是出身于庶族的,山濤早年喪親,家中貧困;向秀少年成名,家境也不好。

      雖然“竹林七賢”均倡導“清靜無為”的玄學理念,但是他們均任過官職。嵇康、劉伶和阮籍僅任職于曹魏,對于入晉為官不感興趣。嵇康做過中散大夫,時稱“嵇中散”。劉伶做過建威將軍王戎幕下參軍,后來也沒有再入仕。阮籍做過步兵校尉,時稱“阮步兵”,后任過從事中郎,散騎常侍等職。向秀因嵇康遇害后,被迫于不惑之年在晉入仕,做過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等職。阮咸因晉武帝不看好他,由散騎常侍貶為始平太守,后無疾而終。山濤,四十歲才任職郡主簿,后入晉歷任大鴻臚、侍中、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司徒等要職。王戎,因軍功遷任安豐縣候,后來歷任的職務幾乎與山濤相似身居高位。

      魏晉名士“竹林七賢”,無論是出身士族的還是庶族的,都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物。他們不管入仕還是歸隱,都表現(xiàn)出了出塵脫俗,率性而為的真性情。

      唐明國亮

      竹林七賢中嵇康、阮籍、阮咸都是士族出身,七人都是有官職的。

      一、中散大夫嵇康(223年-262年)三國魏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字叔夜。譙國至(今安徽宿州市西南)人。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過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

      二、步兵校尉阮籍(210年~263年),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開封)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當時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斗,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托病辭官歸里。

      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于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

      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阮籍迫于司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應酬敷衍。他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先后做過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稱之為“阮步兵”。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備九錫寫過“勸進文”。因此,司馬氏對他采取容忍態(tài)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終其天年。

      三、司徒山濤(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一。

      山濤早年孤貧,喜好老莊學說,與嵇康、阮籍等交游。四十歲時,才任郡主簿。大將軍司馬師執(zhí)政時,山濤被舉為秀才,累遷尚書吏部郎。西晉建立后,升任大鴻臚。歷任侍中、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職,封新沓伯。他每選用官吏,皆先秉承晉武帝意旨,且親作評論,時人稱之為“山公啟事”。曾多次以老病辭官,皆不準。太康三年(282年),升為司徒,以老病歸家。

      四、散騎侍郎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魏晉間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少穎慧。與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隱居不出,景元四年 (263)嵇康被害后,在司馬氏的高壓下,他不得不應征到洛陽。此時寫作《思舊賦》。后任散騎侍郎,又轉黃門散騎常侍。

      五、建威參軍劉伶,字伯倫,(約221年-300年),沛國(今安徽宿州)人。竹林七賢之一。魏末,曾為建威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召對策問,強調無為而治,遂被黜免。

      六、司徒王戎(234年─305年),字濬沖,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西晉大臣,竹林七賢之一。幼穎悟,神采秀徹。善清談,與阮籍、嵇康等為竹林之游,戎嘗后至,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彼瞧哔t中年齡最小、最庸俗的一位。晉武帝時,歷任吏部黃門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荊州刺史,進爵安豐縣侯。后遷光祿勛、吏部尚書等職。惠帝時,官至司徒。

      七、始平太守阮咸(生卒年不詳),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尉氏)人。魏晉時期名士,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阮籍之侄,與阮籍并稱為“大小阮”;又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并稱為“竹林七賢”。

      阮咸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任散騎侍郎時,山濤推舉阮咸主持選舉,晉武帝認為阮咸好酒虛浮,于是不用他。因質疑荀勖的音律而遭到其記恨,貶為始平太守,后無疾而終。

      暗影迷蹤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后與地名竹林合稱。

      嵇康居山陽,“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咸、瑯邪王戎。遂為竹林之游,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晉書。嵇康傳》
      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樞巴跞?。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南朝宋劉文義《世說新語。任誕》

      竹林七賢當時都是玄學的代表人物,在政治態(tài)度上反對司馬氏集團的執(zhí)政態(tài)度。那么竹林七賢是什么出身呢?又有沒有官職呢?我們一一拆開分析

      嵇康(223年-262年),字叔夜,譙國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嵇康年幼喪父,由母親和兄長撫養(yǎng)長大,飽讀詩書,出身庶族。

      嵇康娶魏武帝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 ,拜郎中,調中散大夫,后辭官歸家。

      司馬昭曾禮聘他做幕府屬官,被他逃脫躲避,后好友山濤舉薦他繼任自己的位置,被他列出“七不堪,二不可”婉言拒絕。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

      阮籍年幼同樣清苦,自幼貧苦,但勤學成才,天賦異稟??梢缘弥罴瑯映錾硎?。

      阮籍一生多次出仕,曾任太尉掾屬、尚書郎、從事中郎、關內侯、徙官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官職。

      山濤(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

      山濤的父親山曜,官至宛句縣縣令,雖然山濤年幼喪親,生活貧苦,但也算官二代。所以他是士族出身。

      山濤早年不愿為官,常常隱居鄉(xiāng)里,掩飾自己的才能。直到四十歲時才步入仕途。最初擔任河內郡里的主簿、功曹及上計掾。后被舉為孝廉,又被州里征辟為河南從事。

      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陟)人。

      向秀年幼條件尚可,家境殷實,少年時好讀書,庶族出身。

      向秀早期也是不愿為官,但在嵇康、呂安被司馬昭害死后,迫于權貴的壓力,不得不從政。最后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

      劉伶,字伯倫,沛國(今安徽淮北)人

      劉伶是竹林七賢中社會地位最低的,因為家境實在貧寒,屬于庶族中的最底層庶人。

      劉伶喜酒,追求自由,無為而治。其一生厭惡為官,只在王戎部下做過參軍,因無所作為被罷官。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浚沖?,槴e臨沂(今山東臨沂白沙埠鎮(zhèn)諸葛村)人。

      王戎出身士族,年幼家境富貴,父親是貞陵亭侯,所以有一個優(yōu)越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后世襲父親爵位,被司馬昭辟為掾屬。后做豫州刺史、建威將軍、安豐縣侯、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中書令、尚書左仆射等職。

      阮咸 ,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尉氏)人。

      阮咸出身士族,阮籍之侄,因阮籍得士族身份。從小耳濡目染,深得學問。

      阮咸歷任散騎侍郎,后被貶為平始太守。在仕途并不順利,但也曾為官。

      結語:

      竹林七賢,雖出身不同,追求的思想也有差異,但這并不能妨礙他們之間的友誼,而且他們之間思想碰撞,反而為后世留下很多杰出的文學經典。

      竹林七賢都生于亂世,空有報國情懷卻無法兌現(xiàn),走上仕途多出于無奈。即便為官也是步履維艱,處處碰壁。

      王建國HIST

      竹林七賢,是在魏正始年間,嵇康,向秀,山濤,阮籍,王戎,阮咸,劉伶七人。

      至于他們是庶族還是士族,可以從他們對于魏晉兩朝的態(tài)度如何就可以看出來。

      為什么這樣說呢?

      1.曹操是庶族地主。

      首先我們看魏的建立者的父親也就是曹操,曹操的父親為曹嵩,是東漢末年宦官曹騰的養(yǎng)子,雖然后來靠買官,升遷為太尉,但是要說他是士族還遠遠不夠。

      所以曹超在長期爭霸兼并斗爭中,提出了用人唯才是舉,這一下不得了,為何這樣說呢?

      東漢以來士族門閥制度根深蒂固,朝廷上下幾乎都是他們的人,但是曹超提出唯才是舉,憑借才能來選拔人才,而不是靠門第出身,這自然會受到庶族地主的支持。

      2.司馬懿是士族出身

      再看看司馬集團的來歷。司馬懿的祖父為潁川太守,父親為京兆尹,司馬懿自小便名聲極大,經學傳家是地地道道的士族地主。

      3. 那么關鍵到了,如果誰在此時入魏朝做官,那么就可以認為他就是庶族地主。那么都有誰呢?

      他們是,阮籍,嵇康,劉伶他們三人可謂是明確對司馬氏集團采取不合作態(tài)度。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曾做過中散大夫,因反對司馬集團被鐘會誣陷,為司馬昭所殺。

      阮籍,父親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是庶族地主自不必說,后來不滿意司馬氏之爭,明哲保身。整日醉酒以期消除疑慮。

      劉伶,魏時為建威參軍,晉武帝問他如何治國,他強調無為而治,被罷免。為了躲避迫害,整日佯裝發(fā)狂,任性放浪。

      向秀,本來隱居不出,迫于司馬氏的壓力,不得不到洛陽做官。寫《思舊賦》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后入晉但不被重用。

      4.另外的士族地主

      王戎,山濤可謂是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不在乎名節(jié),積極服務于晉王朝,說他們是士族地主不為過。

      王戎做了河東太守,荊州刺史等。山濤早期便投靠了司馬氏當了吏部尚書,太子少傅等重要官職。

      綜上,阮籍,嵇康,劉伶,向秀,阮咸可以認為是庶族地主。

      山濤,王戎可以說是士族地主。

      如何判斷他們,出身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們,到底站在那一邊,對官吏的選拔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

      希望對你有幫助

      用戶67724358697

      值得一提的是,阮籍和嵇康的忠實粉絲,同樣才華橫溢,精通文賦的鐘會,是一位屢出奇謀的將軍。

      當年平定蜀漢的兩路大軍,一路由鄧艾率領,另一路就是由鐘會率領。

      由于阮籍和嵇康,對鐘會都不屑一顧,因此鐘會心中記恨,屢次構陷二人。

      阮籍得以避禍,而嵇康則被處死。

      鐘會后在蜀地謀亂,被平定兵敗身死。

      登錄后才能進行回答
       
      關注石塘網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