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王”冉閔》

冉閔,漢族人,又被稱為染閔,他出身在魏郡內(nèi)黃真,是中國古代兩晉十六國時期后趙武帝的養(yǎng)孫。冉閔身為一個漢人為什么會和石虎扯上義孫的關(guān)系呢?其實是這樣的,冉閔的父親冉良被后趙明帝石勒所俘獲,然后被石虎收為義子。當時十二歲的冉閔也就順理成章變?yōu)槭⒌牧x孫了。冉閔幼時才華橫溢,聰明伶俐,而且洞察力強,做事仔細深得石虎的喜愛。成年后的冉閔,身高八尺,威猛無比,作戰(zhàn)驍勇,用兵如神,并在昌黎之戰(zhàn)中表現(xiàn)突出,獲得勝利,一戰(zhàn)成名。
《殺帝自立》

石虎死后,石世即位。閔冉秘密幫助石遵奪取了帝王之位,一時石遵對他重用,大為封賞。但是后來,石遵開始猜忌冉閔,并且漸漸疏遠他。閔冉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他決定鋌而走險,在石遵殺掉他之前,先下手為強,在琨華殿殺死了石遵。就是這樣一個狼子野心的人,他在殺了石遵之后,不光將石姓一族殺光,還大肆殺害胡人,血洗城池,給百姓帶來重大的災(zāi)難。而后他稱帝于南郊,改年號為永興,國號為大魏。
《冉閔大帝》
冉閔在建立了政權(quán)以后,被稱為冉閔大帝,死后還被追謚為武悼天王,他的后人也稱他為平皇帝?!叭介h”兩個字第一眼看到或許有點陌生,但是分開來看,就發(fā)現(xiàn)這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字,讀做“ran min”都是第三聲。預(yù)知其音,先曉其意,我們先講一下冉閔名字的由來?!叭健笔菨h姓,而冉閔卻自幼由胡人撫養(yǎng)長大,在胡人的領(lǐng)地生活。他開始是石虎的養(yǎng)孫,最后稱帝建朝。說到冉閔的姓氏,就需要了解一下他的家族歷史,冉閔家族世代都擔任漢朝門將,他的祖父曾經(jīng)擔任漢朝黎陽騎都督,他的父親冉良也驍勇善戰(zhàn),屢建奇功。后來,冉良被石勒俘虜,并被石虎收為養(yǎng)子,后被封為西華候。當時的冉閔和父親一同被改編入石家,改姓為石,所以冉閔也名石閔。雖然改了胡姓,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漢人,并在后來企圖以殺掉胡人,建立政權(quán)來重振漢族。
《功過一生》

但其實冉閔并不是一個好皇帝,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他猜疑心重,不能很好的利用人才。從他勸石虎的一件事就可以看出,石虎在位時,曾授封有功之將苻洪為西平郡公。但是閔冉卻勸諫石虎,苻洪才能突出,屢建功勛,得到將士的擁護,擁有一定勢力,他們的的存在可能會有隱患,應(yīng)該早早殺掉。而且,他也沒有身為一位君主所應(yīng)該有的仁義之心,他在屠殺胡人百姓是心狠手辣,無半點憐憫之情,且枉顧君臣之分,不法登上王位。
所以,他曇花一現(xiàn)的只在位兩年也并不是一個巧合,于公元352年作戰(zhàn),兵敗被俘,同年被殺,結(jié)束了這跌宕起伏的一生。
冉閔絕對是個梟雄,戰(zhàn)斗力超強,但屬于有勇無謀的,是個沒有民族氣節(jié)但有些民族意識的梟雄(只為自己的利益加上幫石趙殺過晉人)。
對某些鼓吹冉閔救漢人的民族英雄或者丑化冉是殺人惡魔都不敢茍同,人,都逃脫不了其時代局限性。![]()
評價冉閔,先要說下石趙。
石趙是羯族人石勒,羯人屬于入塞匈奴中一支,當時的胡人也是社會地位低下,被各地兵將不當人看,趁亂紛紛抓胡人,賣到外地當奴隸,一塊板子套兩個胡人脖子,一路馬鞭亂抽,臭腳常踢,一路上病死餓死大半。
所以,世上沒有無原因的愛與恨!
石勒就是被漢人抓來賣過的幾次,石勒終于想通,不能為人當牛做馬,反正都是死,不如干一場。
結(jié)果賭贏了,賤奴石勒很勵志的稱王了,石勒也算對漢人不壞,刪定法侓,減百姓一半田租,嚴禁兵士欺侮衣冠華族士人,并在襄國都城內(nèi)立小學(xué)十余所,崇文敬教,而且喜歡聽人講史講經(jīng),是個中華文明的崇拜者。
石勒身為胡人,并不輕蔑漢人,而且手下的重要謀士大臣均為漢人所擔當。
但石勒是羯胡人,便以羯人為國人,羯人也不知收斂,埋下民族仇殺的火種。![]()
石虎是個天生殺才,率軍四處攻城略地,降城陷壘,不別善惡,坑斬士女,但也不是只針對漢族對劉趙的匈奴人更殘忍,對內(nèi)橫征暴斂民族仇恨進一步加深。
冉閔是石虎之干孫,乞活軍漢人之后,為石趙東征西殺,歷下累累戰(zhàn)功,手上也沾滿了漢人的鮮血。因為爭權(quán)奪位,發(fā)現(xiàn)羯人不為所用,才發(fā)了個《殺胡令》然后羯人幾乎被屠光了。
殺胡令沒出幾天,冉閔就后悔了,當時的人也是一種財富,沒人,嘛也干不了!搞了民族屠殺引起恐怖,而且殺胡令本身針對的是內(nèi)外六夷,引起各民族互相仇殺更引起出逃。
《晉書》中紀錄:“青,雍,幽,荊州徒戶及諸氐,羌,胡,蠻數(shù)百萬眾,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饑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諸復(fù)紛亂,無復(fù)農(nóng)者?!蓖綉粢詽h人為主,漢人一樣受傷害,紛紛去投奔慕容鮮卑。當時跟著冉閔混的漢人是少數(shù)。
再加冉閔殺了李農(nóng),漢人的乞活軍也不為之用,加上他前后所為,東晉也不以理睬,人被殺的殺,跑的跑,沒人耕種,史載“魏主閔既克襄國,因游食常山,中山諸郡”,己沒有糧可吃了。
然后冉閔又去拉胡人,最后被胡人坑了。
當時的民族矛盾己非常尖銳,冉閔的《殺胡令》是在這種情況下出臺的,表面上好像替漢人出頭,打著民族大義的旗幟。其實漢人也受傷害,同一塊土地上的民族仇殺沒有人是贏家。
作為一個合格的統(tǒng)治者不是挑起自已國內(nèi)的民族對立與屠殺,而是安撫和平衡,而冉閔卻走了極端,一味不分青紅皂白的屠殺,導(dǎo)致社會造成混亂,也沒對漢族百姓的待遇起到半點的改善作用,反而全是摧殘。
而且胡人并不是都壞,當然羯族最壞的,但也不全是,祖約被滅族時,是個羯人王安,拼死救出祖逖的后代,才讓祖家留下一支血脈。
羌酋姚襄戰(zhàn)敗,許昌,洛陽周邊的漢人民扶老攜幼一路跟隨。戰(zhàn)死后,百姓望北而泣。
前秦氏族苻更是對漢人一視同仁,并尊重學(xué)習(xí)漢文化。
前燕等鮮卑王朝勉強也能一視同仁。
何來漢人被所有胡人民族壓迫之說。
反觀那些于萬死中逃出生天的北方漢族人民,在由北到南的逃亡途中,不僅沒有受到朝廷子弟兵的歡迎,反而有不少被晉軍當做生口抄掠,賣到江南各地士家大族莊園中當奴仆!
三十多年后的前秦,人口有一千來萬,前燕人口有一千來萬,兩邊加起來一共有兩千余萬,其中多半都是漢族。那些說石閔時代漢族只有四百萬的,幾十年多出這么多漢人,是英雄母親狂生?![]()
所以冉閔稱不上什么漢人的救星,反而更引起了社會的功蕩和民族的仇殺,當時北方大部分已胡人的天下,胡人己不在針對族群清洗,但冉閔的行為刺激了胡人的反殺,冉閔的殺胡或撫胡都是權(quán)宜之計,最終目的是擴充勢力而己。
但冉閔能夠"悉散倉庫以樹私恩″,帶兵打扙的能力“胡夏宿將皆憚?!币菜闶莻€人杰。臨死前說的那句名言““天下大亂,爾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更是擲地有聲。
值得一提的是,石家與鮮卑,羌人氏人都提出過殺胡,然后才是冉閔,他們都不認為自己是胡,都自認為華夏正統(tǒng)!哈哈!胡到底是誰。![]()
評價一個人物,要從哪方面入手?我想無非是人品、功業(yè)和才華三方面。
要評價一個普通人,就看道德和才華,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
要評價一個道德模范,自然是要從人品這方面進行評價的,比如臥冰求鯉、孔融讓梨等等。
要評價一個英雄人物尤其還是帝王將相級別的,一定只能從功業(yè)和歷史作用方面進行評價,不能以人品道德等為重點。比如李世民,弒兄屠弟,霸嫂殺侄,從人品上說是一個十足的惡霸,但確實是一個有為的好皇帝。再如宋太祖趙篁胤,欺辱柴氏孤兒寡母,殺敵士兵無數(shù),也是一個人品垃圾的流氓,但誰又能否認他是一個好皇帝?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知道該去從哪方面去評價一位歷史重要人物,當然,我們必須把他的行為、功業(yè)放到當時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去評價,不然就會得出虛假的結(jié)論。比如,如果在動亂年代,漢文帝、漢景帝的與民修養(yǎng)的政策就是誤國!
明白以上幾點,我們看看冉閔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
1、五胡亂華,北方漢人十不存二,而且還在被持續(xù)屠殺。試想若當時北方漢人滅絕,男方漢人能夠抵擋胡人的殘暴嗎?當然不能,冷兵器時代戰(zhàn)力北強南弱,北方尚且盡遭屠戮,何況南方?漢民族真正到了滅種的危險境地,華夏文化到了滅絕的境地??纯此拇笪拿鞴艊钠渌齻€國家,就是因為缺了一個冉閔,都沒有逃脫被滅的命運。
2、漢人少女被當作兩腳羊?qū)Υ砩显怩遘k,白天被蒸煮。更有甚者,被當做軍糧圈養(yǎng),比惡魔更惡魔,這些惡魔必須滅盡,漢民族才能安全。冉閔曾經(jīng)一戰(zhàn)解救30萬被當做糧食儲備的漢人少女,由此可見漢人的境地。
3、胡人誓要滅絕漢民族,從短短數(shù)年,北方漢人人數(shù)從2000多萬減為200多萬的歷史史實來看,亡我之心不死?。?/p>
在那個人人臨死、時時會死、沒有活路的黑暗年代,漢人需要反抗,需要有人領(lǐng)導(dǎo)反抗。而且,這種反抗必須非常激烈、以暴制暴,靜坐、非暴力無法逃脫被滅絕的命運!一群狼闖到你家吃人,你靜坐示威狼能自己離開嗎?必須拿起武器殺掉畜生才有活路。
這個時候,冉閔發(fā)布了殺胡令,就像黑暗了很多年,天上突然出現(xiàn)了太陽,漢人紛紛響應(yīng),拿起武器殺死隨時可能殺死自己的虎狼。殺胡令的頒布,客觀上起到了“明燈”的作用,讓漢人團結(jié)起來,為生存而戰(zhàn)。從結(jié)果來看,也確實屠滅了野蠻吃人的羯族等,給漢人的復(fù)興贏得了難得的時機和時間。
很多人說冉閔投靠石氏,頒布殺胡令只是為了自己的政權(quán)穩(wěn)固,人品不好!請看看當時的環(huán)境,不投靠就會死,還怎么反抗?難道你們眼中的英雄一歲就要沖過去刺殺石虎嗎?這要求合理嗎?
從歷史來看,冉閔的殺胡令客觀上起到了拯救漢族的作用,效果上達到了拯救漢人的成效。冉閔無疑就是漢民族當時的救世主!至少,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名偉大的英雄!
冉閔,在中國歷史上充滿了爭議的一個人物。贊美他的,把他說成是漢人的民族英雄,力挽狂瀾,拯救大漢民族于危難之間。罵他的也不少,說他是屠夫,殺人狂魔,劊子手,阻礙民族大融合的千古罪人。
冉閔的出身和經(jīng)歷,已經(jīng)科普的差不多,我再多說,就有湊字數(shù)的嫌疑,我只談?wù)勎覀€人對這位武悼天王的看法。 在討論一個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有一個很關(guān)鍵的前提,一定要結(jié)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脫離時代背景去談,那叫架空歷史。
冉閔所處的時代,確實是漢人最生死存亡的緊要關(guān)頭,北方漢人被胡人任意屠殺,甚至當成食物,南方漢人依然紙醉金迷,完全是一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感覺。冉閔的爆發(fā)就是在這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產(chǎn)生的。 殺胡令的對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筆者不想再做無謂的評判,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套自己的標準。我只想說一些殺胡令帶來的后果。
![]()
殺胡令以前,無論是匈奴出身的前趙,還是羯胡出身的后趙,對漢人就是血腥暴力的屠殺,絲毫不講一點情面,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幾百萬漢人被他們屠殺干凈。冉閔殺胡后,尤其是他死后,統(tǒng)治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比如前秦,北魏等,開始重用漢人,雖然期間也有一些暴力事件,但是如之前那樣的大規(guī)模的殺戮終究是越來越少了,漢人的地位也相對提高了很多,雖然,這未必全是冉閔的功勞,但是,畢竟是冉閔第一個讓胡人領(lǐng)略了漢家男兒的血性,即便是在戰(zhàn)場上擊敗并殺了冉閔的慕容鮮卑,也不得不在冉閔死后,封他為武悼天王,以示尊重,這充分說明了,尊嚴,是靠拳頭打出來的,冉閔,就是那個年代,漢人的拳頭。
今天,一味去指責冉閔的人,很難想象當胡人的屠刀落到你頭上時,你會不會想念冉閔,會不會希望有一個冉閔一樣的勇士,來捍衛(wèi)你做人的尊嚴,不僅僅是冉閔,我認為在上下五千年里,保衛(wèi)我中華兒女的人,都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他們中,不僅有冉閔,還有岳飛,文丞相,于謙,史可法等等,他們是我中華的脊梁,民族的英魂。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冉閔,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人物,冉魏帝國的創(chuàng)始人。![]()
不過冉閔是一個比較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屠夫,劊子手,亂世軍閥!也有人說他是民族英雄,拯救了整個北方漢人。
那么冉閔在歷史上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甚至如此重要人物,為何我們的歷史書上卻很少提及他?![]()
其實冉閔也是個苦命人,雖然他是漢人,但從小卻被胡人養(yǎng)大,這也許也讓他有不少困惑吧?
冉閔作為后趙武帝石虎的養(yǎng)孫,可以說后趙的建立離不開冉閔的功勛,而冉閔的功勛大多來自征服漢人政權(quán)來的。![]()
然而外人總是外人,無論是血統(tǒng)還是性格使然。石虎死后,兒子石尊繼位,這種矛盾更是日益凸顯。
再一次喝酒聚會中,石尊竟然忽悠養(yǎng)侄子冉閔要讓他當太子,然而醒酒后卻立石衍為皇太子。
不僅如此,要不是鄭太后攔著,石尊早干掉功高蓋主的冉閔了。幸虧石尊的兄弟石鑒告密,冉閔先下手為強,整死石尊,擁戴石鑒繼承大統(tǒng)!可是石鑒也不是省油燈,他當上皇帝后,還是對冉閔不放心,三番兩次要暗殺冉閔。冉閔也是命大的主,多次成功避險。![]()
不過,冉閔也是有脾氣的,本來石虎死后胡人都排擠他,現(xiàn)在皇帝還屢次暗算于他,怎能不氣的吐血!最后被石鑒“下絆子”的冉閔終于怒了:胡人沒一個好東西,全部殺掉(“宣令內(nèi)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自鳳陽至琨華,橫尸相枕,流血成渠!
這就是著名的“殺胡令”,殺的都是胡人百姓,以及“以亂充次”的漢人百姓,至于胡人皇帝以及貴族,冉閔也只是軟禁而已。
冉閔發(fā)布“殺胡令”是在三百二十九年末。過了一個月石閔才改漢姓“李”,并改國號衛(wèi)。然而,這時候石鑒還在繼續(xù)做皇帝,其他的石姓親屬也很平安。真正導(dǎo)致后趙皇族滅頂之災(zāi)的卻又是石鑒的不知好歹。
石鑒竟然又一次趁著冉閔出征搞陰謀要整冉閔(“鑒密遣宦者赍書召張沈等,使承虛襲鄴”)。對于這樣一個不安分卻又屢遭失敗的陰謀家,冉閔怎么能再容他?這才廢殺了石鑒,殺石虎三十八孫,盡滅石氏。
這下子后趙皇族,貴族才算是死絕了,冉閔這才自稱帝,改國號魏。又過了一個月,冉閔才開始用自己的冉姓!
從殺胡令的前后來看,冉閔是以“后趙大將軍,武德王,石虎干孫子”的名頭搞得。其實,如果不是石鑒等胡人貴族的排斥以及后來昏頭昏腦整日琢磨要在背后給冉閔捅刀子,逼著冉閔造反,恐怕也不會有身死國滅的后果了!![]()
冉閔的殺胡不過是權(quán)宜之計。《資治通鑒》記載,公元三百五十年年末,冉閔任命自己的兒子太原王冉胤為大單于,“以降胡一千配為麾下”。“單于”是不是我大漢民族的稱號,我想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網(wǎng)民都應(yīng)該知道吧?三百四十九年年底頒布殺胡令,三百五十年十一月“以降胡一千配為麾下”,這說明什么?殺胡令已經(jīng)完全失效了!
更令人無語的是,聽說冉皇帝要封大皇子為“單于”,以光祿大夫韋實在等大臣實在看不過眼了,站出來要“維護大漢正統(tǒng)”,給冉閔進言曰:“胡、羯皆我之仇敵,今來歸附,茍存性命耳;萬一為變,悔之何及。請誅屏降胡,去單于之號,以防微杜漸。
冉閔什么反應(yīng)?“閔方欲撫納群胡,大怒,誅及其子伯陽”!這到底是什么情況?。侩y道一年前的“殺胡令”在冉閔那里算個屁?![]()
說白了,冉閔就是一個亂世軍閥,無情劊子手而已,他的手上沾滿了老百姓的鮮血!至于是胡人的血還是漢人的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利用漢族人與胡人的血海深仇成就了自己當皇帝的美夢而已,何來有什么民族大義?!
感謝悟空邀請,這個問題我來打。
冉閔這個人的人生大體分成兩段來說比較恰當,一是反叛后趙前,一是反叛后趙后。我們知道冉閔的父親冉良,是魏郡內(nèi)黃人。其祖先曾任漢朝黎陽騎都督,家族世代擔任牙門將。后趙明帝石勒擊敗陳午,俘獲冉良,當時冉良十二歲,石勒命石虎收他為養(yǎng)子,并改名為石瞻。石勒和石虎都非常喜歡石瞻,況且當時的冉良才十二歲,那么他的妻子很可能是石家的一位,是個羯族人。因此,石閔就成了石虎的養(yǎng)孫,而石勒和石虎又十分喜愛石閔,尤其是石虎將他當作真孫子輩看待。再次說明冉閔母親極有可能是石家的嫡親,而石閔非常可能也與石家有姻親關(guān)系。從此我們不難看出石閔的血統(tǒng)上是胡漢兩族的血統(tǒng)比較可信。
冉閔是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quán)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后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于遏陘山,后被追謚為武悼天王。冉閔后人的墓志上稱冉閔為“平皇帝”。前后只在位三年,這三年是戰(zhàn)斗的三年,南征北戰(zhàn),在北中國與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征戰(zhàn)不已。直到戰(zhàn)死。這是有史里記載的。
在冉閔造反前,他是后趙的馬前卒,戰(zhàn)功赫赫,少數(shù)民族他殺,漢族他也殺,此刻他心中只有后趙,自認是后趙人。對漢族來說他就是劊子手。
冉閔的造反更大的動力是自己的權(quán)勢野心。 在復(fù)雜多變的后趙權(quán)力斗爭的漩渦里,他縱橫批閡,殘忍殺戮,最終奪得最高權(quán)位。把后趙石姓皇族幾乎殺凈。由于他的皇位是殺戮得來的,所以根基不穩(wěn)。前期他漢族也殺,這樣就造成了,他很難堪的局面。雖然有比較強大的武裝,自己也能征善戰(zhàn),但少數(shù)民族仇視他,漢族也不信任他,由此他反叛后,向東晉王朝伸出的橄欖枝沒有得到積極回應(yīng)也就不難理解了。他的失敗也就是注定的事,不論他多勇武。 如果東晉同意冉閔的橄欖枝看后來梁武帝的侯景故事也許會提前上演。這個是需要大家清醒的看待的問題,我們常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石閔的眼里只有權(quán)位。而后才是族類。他非漢非羯,似漢似羯。
背景介紹完,下面我們來談?wù)勚攸c談?wù)撓隆稓⒑睢?,《殺胡令》某種意義上保存了漢族在北中國的骨血,這是不容質(zhì)疑的,不論冉閔初心是什么,或是權(quán)位的需要,或是自己骨子里的漢人鮮血的召喚,或是抵御胡人對他的反撲,總之這個政策,使得北中國胡漢民族的人口構(gòu)成發(fā)生重大的轉(zhuǎn)機,沒有讓胡人的人口最終超越漢族,最終使得漢族在北中國亡國滅種,事實如此。從這點來看就是值得肯定的。當時北中國的很多漢人都是結(jié)堡自保的。冉閔的反叛和領(lǐng)導(dǎo)漢族的反戈一擊,恰到時刻。最難看懂的就是人心,所以我們離開那個時代那么久遠了,也沒必要糾結(jié)這些。需要記得的是:對漢族來說那是個血與火的煉獄,冉閔無論如何都有我們漢族的血脈,他在漢族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上是有事實功績的。另外他也是民族融合的最好見證。民族融合需要的是互相尊重和包容,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斗爭。
一家之言,只供話資。感謝閱讀,有緣關(guān)注,多情轉(zhuǎn)發(fā),真誠點贊,手有余香。
冉閔并不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所以歷史上中國教科學(xué)并沒有收錄他的蹤跡。曾幾何時,網(wǎng)絡(luò)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華夏文明的救星,他出生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五胡亂華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xù)建立數(shù)個非漢族政權(quán),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quán)對峙的時期?!拔搴敝饕感倥?、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shù)目遠非五個。
百余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qū)建立的國家達數(shù)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后北方被前秦統(tǒng)一,中國呈現(xiàn)出前南北朝特征。
中國歷史上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最多,民族關(guān)系最為復(fù)雜的年代。百余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qū)建立數(shù)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
五胡亂華破壞了中原的政權(quán)和經(jīng)濟架構(gòu),但也使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漢族產(chǎn)生文化經(jīng)濟交往。
網(wǎng)絡(luò)上如是有撰稿人提出,這個時期拯救漢人的救星叫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nèi)黃(今河南內(nèi)黃西北)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quán)建立者。
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說起冉閔,網(wǎng)絡(luò)上出現(xiàn)比較多的是他的殺胡令。
網(wǎng)上謠傳的冉閔較為模糊,十二歲被胡人收做養(yǎng)子,忍辱負重幾十年,最終完成了推翻胡人政權(quán),拯救漢族的驚天功績。迫于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武力威脅,氐、羌、匈奴、鮮卑數(shù)百萬人不得不退出中土,各自返還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原來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從此遷回萬里之外的中亞老家。
幾番大戰(zhàn),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fēng),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yīng),史載“無月不戰(zhàn),互為相攻”,一舉光復(fù)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陜西、甘肅、寧夏。
其實,冉閔為什么要殺胡人呢?難道是為了拯救漢民族于水火之中嗎?并不是,是因為他被逼上梁山。
五胡十六國時期,由于政權(quán)復(fù)雜,史料缺失,對人口的記載相對比較模糊,前秦鼎盛時期的2300萬減去前燕的1000萬,減去前涼的200萬,再減去代國的100萬,那么在383年,前秦的關(guān)中舊地應(yīng)有人口約1000萬。
冉閔,既沒有想法,也沒有能力,去影響一個人口上千萬的族群。當時東晉尚有神州大半疆土,英杰人才輩出,由此可以看出漢民族并非冉閔所拯救。
有華夏正統(tǒng)東晉在,當時尚有神州大半疆土,英杰人才輩出,漢民族并非冉閔所拯救。冉閔不過是中原地區(qū)一個地方小軍閥而已,殺胡不過是權(quán)力傾軋的需要,不過是在利用民族矛盾實現(xiàn)他自己當皇帝的私欲罷了,哪里有什么民族大義?
收復(fù)淮北的祖逖、淝水之戰(zhàn)力挽狂瀾的謝玄,盡復(fù)黃河南岸的劉?!@些人的功業(yè)哪個不再冉閔之上?
謝悟空小秘書邀請。
關(guān)于冉閔的問題,筆者回答過很多次。冉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投機者,與英雄兩個字根本不沾邊。此人之所以現(xiàn)在很火,不過是因為網(wǎng)絡(luò)上有人炒起來的。
題目中所提到的“冉閔大帝”,從來不曾在史書中出現(xiàn),除了網(wǎng)絡(luò)上某個群體對他如此評價之外,沒有任何人將他追封為“大帝”,事實上,他也擔不起,或者說不配這個名號。
網(wǎng)傳的冉閔之功績,無非是以下幾個方面:頒布殺胡令,拯救北方漢人,震懾胡人。但是,根據(jù)歷史的記載,這些都不存在。
首先說所謂的殺胡令,冉閔的確下令斬殺胡人,但是具體的詔令內(nèi)容歷史上并無記載,網(wǎng)絡(luò)上盛傳的版本是某些網(wǎng)民假托冉閔之名自己造出來的,有興趣可以去看一看,可謂粗制濫造,作者的文言文水平與歷史水平均不達標。
冉閔為什么要殺胡人?并不是基于所謂的“民族大義”,而僅僅是因為胡人不支持他。冉閔本名叫石閔,他的父親冉良從小被羯族領(lǐng)袖,后趙石虎收為養(yǎng)子,可以說,冉閔從小,接受的就是胡人之教育,自我認同也是胡人,舉個不恰當?shù)阋哉f明的例子,他就相當于今天的“香蕉人”(不知道意思可自行查閱)。
冉閔曾經(jīng)帶領(lǐng)后趙軍隊攻打過東晉,并且大勝而歸,石遵于是答應(yīng)他立他為下任皇帝,但最后反悔,冉閔不服,于是叛亂。在叛亂之初,冉閔厚待胡人,并且封自己的兒子為大單于。自己的部下曾經(jīng)勸他胡人不可信,但冉閔非但不聽,反而殺了自己的部下,如記載:
閔率步騎十萬攻石祗于襄國,署其子太原王胤為大單于、驃騎大將軍,以降胡一千配為麾下。光祿大夫韋謏啟諫甚切,閔覽之大怒,誅謏及其子孫。
可見,此時冉閔仍然認為胡人是“自己人”,認為勸諫者居心不良。那么,冉閔為什么會殺胡?因為后來胡人反叛,威脅到了冉閔的利益。
而且,冉閔殺胡,只殺高鼻梁,多胡須者,因此,很多漢人與西域的商人被錯殺,據(jù)記載,錯殺者很多。不僅如此,在冉閔的統(tǒng)治之下,連年戰(zhàn)爭導(dǎo)致物資短缺,而冉閔由于很早之前將國庫中的糧食拿去收買胡人,導(dǎo)致無糧賑災(zāi),人相食。
賊盜蜂起,司、冀大饑,人相食。自季龍末年而閔盡散倉庫以樹私恩。與羌胡相攻,無月不戰(zhàn)。青、雍、幽、荊州徙戶及諸氐、羌、胡、蠻數(shù)百余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饑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諸夏紛亂,無復(fù)農(nóng)者。閔悔之,誅法饒父子,支解之,贈韋謏大司徒。
所以,冉閔所謂的殺胡,一是沒殺多少胡人,二來錯殺很多漢人,三來他本質(zhì)上是信任胡人,排斥漢人,所以,他所謂的殺胡,沒有任何值得稱頌的地方。
再說所謂的拯救北方漢人。冉閔的地盤很小,只有今天河南,河北,安徽,山東交接的一部分,根本沒有占領(lǐng)整個北方,何來拯救之說?要說拯救北方漢人,北方的漢族政權(quán)前涼倒是做到了,可惜現(xiàn)在沒幾個人知道,這是可笑,還是悲哀?
最后再說震懾。冉閔沒有震懾到任何人,冉閔之后的赫連勃勃,拓跋珪,殺的人并不比后趙少,冉閔,在他們看來,什么都算不上。
最后,總結(jié)一下:冉閔不過是一個不忠于君父(后趙),為一己之私能視人命如草芥的投機者而已。
早就想回答這個問題,今天算是遇到了,我是采薇,深度解答冉閔的問題,歡迎關(guān)注。
在采薇看來,冉閔是漢人打出的七傷拳,傷人又傷己。
冉閔父親叫冉良,11歲即和族人一起和胡人作戰(zhàn),后來成為乞活軍陳午部下屬,12歲時陳午被羯族石勒擊敗,冉良被俘,被石勒兒子石虎收為養(yǎng)子。冉閔是作為石虎養(yǎng)孫出生的。不過有一點,冉良生于300年,而石虎生于295年,叫一個僅僅比自己大5歲的人為義父,這感覺估計只有冉良自己知道。
冉閔的身世和乞活軍是繞不開的。乞活軍顧名思義,就是在亂世中乞活性命,是官方組織的漢族流民武裝。乞活軍成立原因是八國之亂和后來的五胡亂華導(dǎo)致中原地區(qū)一片糜爛,胡人多占漢人土地,導(dǎo)致大量農(nóng)民失去謀生手段,故在官府帶領(lǐng)下,組成武裝,四處游擊,以存活性命。
典型的乞活軍,就是晉東燕王司馬騰組織的并州武裝。乞活軍早年卷入軍閥混戰(zhàn),在五胡亂華以后,和胡人展開長期的戰(zhàn)爭,數(shù)次解救西晉王朝。比如劉聰攻西晉時,乞活帥李暉、薄盛率乞活軍解救京師。
乞活軍的事例其實說明一個問題,當時的中原,是一個亂世,民眾是艱難求生的,一切和平時期的道德,在亂世里是沒用的。對冉閔這些生于亂世的人,如果再用所謂道德來評價,是不懂得“亂離人不如太平犬”的含義,是拿小清新的眼光看待一個赤裸裸的弱肉強食社會。
回過頭說冉閔,在長大后就成了羯趙的將軍,作戰(zhàn)勇猛,戰(zhàn)功卓著。在石虎太子石世繼位后,石世的第九子石遵篡位,并密謀殺掉冉閔。
冉閔先下手為強殺掉石遵,隨后是石遵的兒子石鑒繼位,但是石鑒也意圖殺冉閔,但是未成功,石鑒為滅口殺掉宗室石苞。
在之后冉閔又遭遇石趙勢力兩次殺機,都被冉閔平定。最后一次就是孫伏都率3000羯兵埋伏于胡人聚集區(qū),意圖殺掉冉閔,但是被冉閔殺死。到這時,石趙勢力已經(jīng)四次想殺掉冉閔了。
所以冉閔在平定孫伏都之后,下令胡人動兵器者皆殺。并下令和冉閔同心者進城,不同心者可以離開,此令一下,進城的漢人絡(luò)繹不絕,而羯人紛紛出城,甚至城門被堵。
冉閔此時認定羯胡不可能被他所用,故下達了殺胡令,長相類似胡人的人都被殺,其中也包括相貌類似胡人的漢人。
后來的事跡就不用多說了,冉閔的爭論也正是這一段。有人認為冉閔是英雄,有人認為冉閔是屠夫,黑能黑到極致,捧又能捧上天。
在冉閔死后直到清朝,并不是多出名的人物。在漢人王朝里,奉晉為正統(tǒng),冉閔建立冉魏,自稱皇帝,被視為亂臣。在元、清這些胡人王朝里,冉閔更是因為殺胡被束之高閣。
冉閔出現(xiàn)不同的評價,時間并不長,是從十幾年前,互聯(lián)網(wǎng)大規(guī)模普及之后的事情,很多歷史愛好者認為冉閔是民族英雄,但是也遭到很多人反對。
在本文開頭,采薇認為冉閔視為英雄是漢人打出的一記傷人傷己的七傷拳,滅胡的過程中,因為無法做到有效識別漢人和胡人,只能以外貌辨別,殺了不少漢人??墒悄鞘莵y世,不可能做到有效辨別。
我們對歷史人物的看法,通常會以現(xiàn)在的道德觀念來評價古人,比如冉閔的殺胡,這種做法是很幼稚的,如果代入歷史背景,那所有的歷史人物都可以找到黑點。
同時歷史人物的評價又受到現(xiàn)實需要的影響,比如炎黃子孫的概念,是100多年前才正式確定的,在之前三皇五帝中的炎帝和黃帝,并特意之處,只是為了凝聚人心,將炎、黃二帝地位給拔高。所以冉閔被視為民族英雄,其背后的意義其實更重要。
自古國難思良將,冉閔被人追思,是因為這些人將冉閔所處的時代跟現(xiàn)在聯(lián)系起來了。那么現(xiàn)在是否有五胡亂華之憂?國內(nèi)的事情,采薇不想寫,寫了也不好過,就以法國為例吧。2018年世界杯,法國得了冠軍,其主力陣容是這樣的。
如果不是對法國有了解的話,可能把法國隊認做非洲球隊,畢竟法國隊的黑人比較多,正統(tǒng)的白人卻沒幾個。而現(xiàn)實中法國黑人比例是很高的,有些地區(qū)黑人高達30%,而且生孩子數(shù)量遠高于法國白人,有報道稱巴黎60%新生兒時黑人。按照這個趨勢,法國在2050年會成為黑人為主體的國家。到那時,蘇菲瑪索這樣的法國美女再無蹤跡了。
設(shè)想一下,那時候的法國白人會怎么辦?同時我們漢人也有這種憂患,新生兒比例在下降,未來的我們也可能步入后塵。
主體民族比例下降,外來人口的大量引進,這是五胡亂華的主要原因,而冉閔也正是這一亂世之產(chǎn)物?,F(xiàn)代的漢人,憂心于再來一次永嘉之亂,就會稱呼冉閔為民族英雄,表決一下漢人寧可打出一記七傷拳,也不會讓你好過的決心。
如果你認為這一切不是問題,就可以稱呼冉閔為亂臣賊子。
如果你認為冉閔亂殺,采薇建議你多讀讀歷史。
我是采薇,為您深度解讀歷史,關(guān)系關(guān)注。
歷史發(fā)展有其必然性,但也有偶然性,冉閔呢,應(yīng)是中國歷史繞不過的人物,也是能影響歷史進程的亂世豪杰
我們知道祖逖的中流擊楫,也知道枕戈待旦的劉琨,他們的故事流傳很廣,歷朝文人也多有詩詞贊揚。而冉閔,雖然在史書中有大篇幅介紹,但歷朝歷代,對冉閔的宣傳都極少,有些視而不見的意思。公元300到400年那段百多年歷史,很悲慘,對此晉書形容是夷狄亂華,后世史學(xué)家說是五胡亂華,當然,現(xiàn)在改成了少數(shù)民族南下了。就在那段歷史中,冉閔干了一件事,從349年間到352年,花了4年時間,滅了后趙,蕩平了胡羯一族。五胡亂華,冉閔和他的冉魏政權(quán)滅了五胡中最兇殘的胡羯,功勛極大,按道理來講,后世文人怎么吹捧都不為過,可就是視而不見,很奇怪吧
筆者個人認為,冉閔所作所為,不符合封建儒家理念,如宣揚也不符合統(tǒng)治階層利益,他們都不喜歡造反派,但冉閔功勛又是能影響歷史進程的,不能不管,只好收錄史書,然后視而不見
對這樣的人怎么評價?當然兩個極端,民族大英雄又或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我之英雄彼之敵寇嘛。冉公千古,大帝萬歲!
近年來,網(wǎng)絡(luò)上越來越多的人將武悼天王冉閔稱為民族英雄,稱其為拯救了漢民族的“千古一帝”,一篇洋洋灑灑的“殺胡令”拯救了面臨滅亡的漢族,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反抗異族入侵的典范。既然冉閔是民族英雄,那為何在他之后的1600多年的歷史中不被歷朝歷代史學(xué)家所承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真正的冉閔和他的“殺胡令”
冉閔(?~352年), 字永曾,小字棘奴, 魏郡 內(nèi)黃(今河南內(nèi)黃西北)人,他的父親冉良在十二歲的時候被后趙明帝石勒俘虜兵讓自己的兒子石虎收為養(yǎng)子,當是石虎也才十九歲,稱一個大自己七歲的人為義父,也真是一個奇觀了。冉閔幼年時候機敏果斷,很受石虎的喜愛,如同對待自己的孫子一樣對待他。冉閔作戰(zhàn)英勇,率兵侵犯東晉的荊州和揚州,殺死了晉將蔡懷。
石虎死后,兒子石尊當上皇帝,忽悠侄子冉閔許諾讓他當太子,不久立自己兒子石衍為太子并想殺死權(quán)利和戰(zhàn)功很大的冉閔,幸虧石尊的弟弟石鑒告密,冉閔先下手為強,殺死了石尊,擁戴石鑒當了皇帝。石鑒當上皇帝之后,想到冉閔功高震主,又多次派人暗殺冉閔,冉閔都幸運的躲過了,并囚禁了石鑒。
冉閔很傷心,也很氣憤,一心一意的為了你們老石家著想,你們卻都想殺死我,于是冉閔很生氣,后果很嚴重:胡人沒一個好東西,都該殺了。于是“宣令內(nèi)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于是境內(nèi)橫尸相枕,血流成河。冉閔又下令:和我一條心的留在城里,和我不是一條心的出城。面對氣勢洶洶的冉閔,平時趾高氣揚的胡人害怕被殺,紛紛逃出城去,漢人都躲進了城內(nèi)。
冉閔面對這種情形,做出了抉擇,也是被廣大網(wǎng)友稱頌的“殺胡令”“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結(jié)果一天之內(nèi)斬首數(shù)萬,最終在后趙境內(nèi),胡人無論貴賤男女老少皆斬之,最終殺死二十余萬,不少高鼻梁明眉大眼,長相與胡人相近的漢人也被殺害。
冉閔在頒布“殺胡令”的時候,石鑒仍保留了帝位,石虎的子孫并沒有殺掉,后來這個石鑒趁著冉閔外出打仗陰謀造反,冉閔才把他以及石姓皇族盡數(shù)殺死。冉閔在稱帝之后,把自己的長子封為“大單于”,這個稱號在漢族文化里是沒有的,由此可見,冉閔的殺胡行為跟民族氣節(jié)和拯救漢族是沒有半點關(guān)系的,是不過是他被逼無奈下的選擇
從冉閔局勢圖可以看出,冉魏政權(quán)只是巴掌大的一塊地方,靠什么去拯救整個漢族,冉閔在公元349年12月頒布殺胡令,公元350年11月就下令將一千降胡當做自己兒子的手下,說明殺胡令已經(jīng)失效,他頒布殺胡令也不是為了拯救瀕臨滅絕的漢族,只是為了自身利益的權(quán)宜之計罷了。
說到底,冉閔只不過是一個在亂世中只求活命的地方小軍閥罷了,他可以幫助后趙殺害無數(shù)的漢民,后來頒布的殺胡令,不過是利用民族矛盾來穩(wěn)固自己的統(tǒng)治罷了,哪里有什么民族大義在里面,現(xiàn)在人們吹捧他,不過是他的殺胡令滿足了一些人的幻想罷了。
真正的民族英雄,應(yīng)該是“聞雞起舞”,收復(fù)淮北的祖狄,應(yīng)該是淝水之戰(zhàn),以八萬勝八十萬的謝安、謝玄,應(yīng)該是三次北伐,收復(fù)洛陽的劉裕等人,正是他們的力挽狂瀾,使中華文明能夠幾經(jīng)磨難,生生不息,他們的貢獻,哪一個不在冉閔之上,這些人才是中華民族的真正英雄,才是民族的脊梁!
冉閔很能打!
冉閔在羯趙內(nèi)亂的時候,成功建立冉魏政權(quán),不過這個爭取所控制的領(lǐng)土并不大,由于當時各地胡人反對冉閔,所以他所控制的區(qū)域估計也就只有鄴城周邊。就這么大一點地方,而當?shù)氐暮擞诌w走了,只有少數(shù)漢人留了下來??上攵?,當時冉閔的軍隊數(shù)量并不多!
(冉魏政權(quán)首都經(jīng)常遭到襲擊,可見他的控制范圍比圖中小得多)
不過還好,冉閔的軍隊戰(zhàn)斗力夠強,在前期依然抵擋住了各路胡人大軍的抵擋,并取得了勝利。
這個勝利的影響可以說是空前的。早在羯趙建立之初,大批山東漢人就被迫遷到了關(guān)中一帶,代替這些漢人的就是羯趙所帶過來的關(guān)中胡人。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交換,據(jù)史書記載當時胡人和漢人有數(shù)百萬人被卷入這次大遷徙之中??上攵趤y世之中這種遷徙一定充滿艱辛,也一定會引起普通老百姓的反感,而對于安土重遷的農(nóng)耕人來說就更加嚴重了??上В隰哨w大軍的威脅之下,老百姓們必須要聽從安排!
鄴城在今天的河南北部,遠離關(guān)中一帶,實際上在古代時期,信息傳遞不便,鄴城的動亂很難引來關(guān)中新移民的反應(yīng)!
冉閔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憑借鄴城這個小小的根據(jù)地接連打敗數(shù)十萬胡人軍隊,一時間天下大震。這個時候又引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人口大交換,覺得呆在山東(崤山以東)地區(qū)危險的胡人趕緊回遷到關(guān)中一帶,而當?shù)貪h人趕緊遷回家鄉(xiāng)準備支持冉閔,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用腳投票。
兩撥人在路上不可避免的相遇了,那還不打起來?結(jié)果大多數(shù)人沒能來到自己的目的地,在路上因為互相攻擊而死了!
可見當時帶來的影響力,而這種影響力源自于冉閔極其軍隊的強大戰(zhàn)斗力!
何為正確?
當時漢人的主體在東晉,那他保護個屁。
對于漢人來說真正的幾場保衛(wèi)戰(zhàn)都是發(fā)生在東晉一邊,那他又算什么東西?
殺胡令的語法從頭錯到尾,明顯就是后人偽造的,我就不明白了,都眼瞎么?
為了利益反叛胡人,為了利益殺害一起起事的同志,然后為了轉(zhuǎn)嫁矛盾而發(fā)出了《殺胡令》,沒幾年就被徹底干掉。
你說這種人算英雄?算了吧,他不配。
你說他是梟雄?沒錯,他還算是梟雄。
你不懂政治思路,最好把歷史當成故事看,非要聯(lián)系什么民族大義什么都,不跑偏才見鬼
公元(349年)后趙石虎于鄴城稱帝。不久梁犢率關(guān)中各族叛趙。石虎派兵征伐又屢屢失敗,為謀挽救,遂重用羌帥姚弋仲、氐帥苻洪前往平叛,氐、羌兩族乃趁機做大。同年,石虎優(yōu)憤而死。旋即石氏諸子爭儉,殘殺甚烈,大將石閔趁亂發(fā)動政變,于永和六年(350)取得帝位,改國號為魏。閔本為漢人本姓冉,因為石虎養(yǎng)子故而姓石。他勇悍善戰(zhàn),功勛著著,故于后趙朝中權(quán)傾朝野。他稱帝后,復(fù)姓冉,并重用漢人,恢復(fù)漢制,頗受漢人擁戴。但胡人多不依附,于是冉閔便邠布《殺胡令》鼓勵漢人誅殺胡羯。前后誅殺胡人20萬。由此可見漢人對胡人之仇視。
冉閔稱帝后曾遣使聯(lián)絡(luò)東晉,欲兩邊聯(lián)軍共同驅(qū)胡,而東晉因他已稱帝而置之不理。此時后趙殘余石只聯(lián)合鮮卑、氐、羌共同拒閔,雙方無月不戰(zhàn),就在趙魏交兵,中原板蕩之際遼東慕容鮮卑趁勢南下,352年慕容恪攻冉魏,戰(zhàn)于魏昌(今山東無極)。冉閔兵敗被擒,被斬于龍城(今遼東朝陽)。
冉閔立國三載無月不戰(zhàn),死人無數(shù),可見其外部環(huán)境之險惡,失敗是遲早的,他發(fā)布殺胡令可見當時的北方漢人對匈奴、羯人的野蠻統(tǒng)治有多么仇恨,他的敗亡獲得了中原漢人的極大同情,前燕慕容雋雖然殺了冉閔,但為了籠絡(luò)漢人民心還是要給他致祭贈謚。秦漢魏晉以來亡國之后大臣自殺只是個例,但冉魏的大臣集體自殺卻是開了歷史先河,可見當時胡漢對立有多么殘酷!
冉閔以區(qū)區(qū)之力馳騁中原,而東晉又做壁上觀,以至亡不旋踵,悲呼!閔實為一悲情英雄耳!
不算,應(yīng)該更像一個具有野心的軍閥。第一,他占的地盤不大,立國才三年,估計就一個河南省差不多大吧。第二,他的動機不是為了民族大義,而是出于自己想當皇帝,才去拉攏漢人,等當了皇帝,又對胡人各種示好,反倒對那些反胡漢人進行鎮(zhèn)壓。第三,北方漢人在冉魏滅亡時,至少在千萬(參照十六國春秋記載),還不包括東晉,怎么能說快滅亡?看看東漢末年,從5600多萬降到800萬不到,怎么看比五胡亂華更危險吧。其實,在當時民族意識并不是太濃厚,更多是國家意識,大多是晉人,趙人等等來判定你的意識。比如祖逖北伐,是為了晉人重返中原,而不是漢人。趙人就包括羯族,漢族等。還有某些為冉閔貼金的,為了自圓其說,不知廉恥地說韋謏該殺,理由是他是墻頭草,侍奉過后趙。如果這樣說,冉魏90%的大臣都該殺,他們都曾在后趙為官,甚至更早還在西晉為官,有的還是胡人。按這樣理解,冉閔都用奸臣,是歷史上最大的昏君了。
冉閔大帝,民族英雄!他結(jié)束了五胡亂華的黑暗時代!將野蠻的北方游牧民族設(shè)想殺盡華夏漢族的野心給澆滅!他是大漢族的救星!說他是千古一帝名歸實至!
有人認為他是挽救中華文明的英雄,個人認為,他是一個充滿胡性的兇殘漢人,只是陰差陽錯的阻止了有可能會發(fā)生的文化荼毒。
背景
了解冉閩前,我們先了解下他的爺爺。冉閩是后趙君主,羯人石勒的養(yǎng)孫,雖然爺爺是羯人,冉閩卻是個漢人。石勒曾經(jīng)助匈奴人的劉漢政權(quán)進攻西晉,殺害了晉懷帝,史稱永嘉之禍。而后,晉元帝衣冠南渡,建立了東晉王朝。
劉淵建立的劉漢政權(quán)后來被石勒逐漸吞并,公元330年石勒稱帝,建立后趙。石勒死后,從子石虎篡位繼續(xù)掌管后趙,石虎死后,其諸子相爭,前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石虎的三個兒子相繼繼位又相繼被殺,最終石虎的養(yǎng)孫漢人冉閔篡奪了王位。
冉閩究竟有多殘忍呢?
- 冉閩殺諸子
石虎共有十三子,其中五子被冉閔所殺,八子互相殘害,石勒所創(chuàng)建的后趙政權(quán)共統(tǒng)治了三十一年,最終在接連的政變中消亡殆盡。冉閔殺了石虎的兒子石鑒后,于公元350年登位稱帝,建立魏冉。
- 冉閩殺胡
冉閔是漢人,認為胡人不能為己所用,因而下令大肆誅殺胡、羯族人。大量胡、羯人被殺,單是一個鄴中就被殺二十多萬。冉閔殺胡,嚴重抑制了胡、羯的發(fā)展,經(jīng)此打擊,胡羯一族一發(fā)不振。不過魏冉政權(quán)僅存在2年,后冉閔被盤踞遼東的慕容儁所殺。石虎諸子相爭時,慕容儁趁亂占領(lǐng)了后趙不少地盤,冉閔出兵討伐慕容儁,卻被大將慕容恪所擒,最終冉閔被慕容儁下令所殺。
小結(jié)
綜上,冉閩不過是個兇殘的暴君,他從小生活在胡人民族里,雖然血統(tǒng)是漢人,但早已經(jīng)學(xué)會了胡人兇殘的一面,不喜歡胡人卻活成了胡人,也挺可悲。
羯胡走狗而已,和吳三桂一樣為個人利益造反,為人剛愎自用,反復(fù)無常。一群只看網(wǎng)文不看史書和別有用心的人吹捧沒他就沒漢人真是可笑
冉閔也就這幾年因為某個論壇的神文一下火了起來 。
算個猛將,殺了該殺的,也殺了不該殺的,但在五胡時期做得也不比其它人更殘暴
是這石閔,他本來是漢人,石勒的養(yǎng)子,石勒死后他奪權(quán)并恢復(fù)漢姓,殺光了石勒的子孫建立了冉魏政權(quán),之后又頒布殺胡令,幾乎殺光了石勒的羯族,但是冉魏政權(quán)在胡人環(huán)繞之下存在時間很短,所以沒有成為一個被正式承認的政權(quán)。
說因為他間接保護華北漢人更是扯,華北漢人就是因為他變得更慘,所謂的【殺胡令】殺的恰恰就是漢人。
而他的對手又因此發(fā)布類似命令針鋒相對,不僅導(dǎo)致大量漢人百姓被殺,漢人入朝為官和從政基本斷絕。
直到東晉幾次大規(guī)模北伐后才好轉(zhuǎn)
所以這個人是一個在特殊時期下出現(xiàn)的特殊人物,如流星般劃過夜空,雖然光芒遠不能如太陽般照亮天下,但是卻讓人們意識到這個世界并不是徹底的黑暗。
評價歷史人物,應(yīng)該堅持當時時空立場、應(yīng)該進行歷史評價,而非將其拉入不同的時空來進行道德評價。比如冉閔(?—352年)這個人,生活在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代。當時西晉因傻子皇帝導(dǎo)致八王之亂而滅亡,漢人南渡在南京建立東晉政權(quán),整個北方陷入少數(shù)民族之手,漢人淪為奴隸,年青的女子和小孩常常成為了這些野蠻人的行軍口糧,稱為“兩腳羊”,男人則被裹挾為戰(zhàn)爭機器,史稱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羌、氐)。冉閔就是這當中的漢人之一,曾經(jīng)為羯族建立的后趙政權(quán)效力,也攻伐過東晉。
在其慢慢長大,目睹了少數(shù)民族的殘暴,漢人的卑微后,于350年在北方漢人的擁立下建立冉魏政權(quán)。在其當皇帝的兩年時間里下了“殺胡令”,也曾聯(lián)系東晉要求聯(lián)合對胡,可惜東晉不懂一致對外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致使其因強胡環(huán)視,幾乎天天在戰(zhàn)爭,雖然百戰(zhàn)百勝但最終耗盡國力,因輕敵冒進被后燕國慕容儁撿漏所殺。
冉閔的功績
他喚醒了北方漢人,他抑制了蠻族對北方漢人肆無忌憚的迫害,讓他們心中存有敬畏之心。這也是為什么慕容儁殺了冉閔,但還是必須封其為“武悼天王”并祭祀的原因,因為他們從冉閔的身上看到了漢人的勇猛,懂得了民族融合發(fā)展的道理。這為后來的北魏政權(quán)統(tǒng)治北方一百多年提供了方法,這更為后來的楊堅統(tǒng)一華夏、李世民視華夷一家采用民族融合策略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chǔ)!
冉閔的不足
他是軍事天才,可以說如果國力可以支撐,可打遍天下無敵手。但政治上謀略不足,不懂得分化夷狄,而是一味地廝殺,以致后來五胡聯(lián)合對抗他,加上東晉的短視,最終成了歷史上的一抹紅光,只是短暫的照耀了華夏大地,沒有帶領(lǐng)漢人殺出重圍,成就偉業(yè)!
我們再來重溫他的討胡檄文
稽古天地初開,立華夏于中央,萬里神州,風(fēng)華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華夏大地,舉德齊天。蠻地胡夷無不向往,食吾漢食,習(xí)吾漢字,從吾漢俗,此后胡夷方可定居,遠離茹毛飲血,不再獸人。然今,環(huán)顧胡夷者,無不以怨報德,搶吾漢地,殺吾漢民。中原秀麗河山,本為炎黃之圣地,華夏之樂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前晉八王亂起,華夏大傷,胡夷乘亂而作,擾亂中原,屠城掠地。永興元年,胡狗鮮卑,大掠中原,劫財無數(shù),擄掠漢女十萬,夕則奸淫,旦則烹食,千女投江,易水為之斷流。狗之暴,以漢為“羊”,殺之為糧。永嘉四年,圍獵漢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余萬。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縱火,烤漢為食,死者二十余萬。太興元年,帝受辱,崩于匈奴。凡此種種,罄繡難書!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擄掠屠戮為樂,強搶漢地為榮。而今之中原,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shù)屠殆盡。天地間,風(fēng)云變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懸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復(fù)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
不才閔,一介莽夫,國仇家恨,寄于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殘喘于世。青天于上,順昌逆亡,閔奉天舉師,屠胡戮夷。誓必屠盡天下之胡,戮盡世上之夷,復(fù)吾漢民之地,雪吾華夏之仇。閔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難扭乾坤。華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師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舉義共赴戮夷。以挽吾漢之既倒,扶華夏之將傾。
民族英雄定義是抗擊外來侵略者,單單只從他殺胡這方面來看他是民族英雄,因為我不認為當時那些胡人是中國人,但是有一點一定要明白,他沒拯救漢族,南方東晉、河西走廊前涼都是漢人政權(quán),祖荻、桓溫北伐、謝安這些才是真正的英雄應(yīng)該為人民記住的,因為冉閔殺胡并不是為了民族大義也不是為了什么恢復(fù)大漢什么的,現(xiàn)在網(wǎng)上流傳的殺胡令是現(xiàn)代人編寫出來的,真正的記載在資治通鑒98卷三四句話就完了,晉書里也有很少很少的記載,后趙石家答應(yīng)冉閔當太子就是皇帝,但是反悔了立了別人,冉閔就率先政變殺了石家,然后他開始征兵,城里的胡人全往城外跑,漢人全都來他這當兵,這才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這句話原話是“非我同族者非同心”,然后就下令殺胡人,所以說他的殺胡跟他的政治欲望有關(guān),但是間接的拯救了他地盤的漢人,殺胡之后北方胡人并沒有害怕他,反倒加深了民族矛盾尤其鮮卑慕容更是要一心滅了他,這時候冉閔想起了東晉,想依附東晉,但是東晉考慮第一他是胡人養(yǎng)孫,第二他339年攻打東晉殺了東晉大將蔡懷,第三他血腥鎮(zhèn)壓了漢人起義(叫什么犢的給忘了),然后起義軍全被他殺了,綜合考慮東晉沒要他任由他自生自滅。所以從他整體來看他的話他依然是民族英雄但是有污點,相比其他人祖荻、桓溫、謝安來說這些人更是民族英雄
冉閔胡化的漢人,華夏歷史最無恥,最殘暴的漢奸敗類,沒有之一。 這個人某種程度上有點像吳三桂,只不過比吳三桂更無恥,更滅絕人性。作為漢人為石趙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踩踏著累累漢人尸骨而登上后趙權(quán)力的高峰的。然后又為了自己的政治企圖而祭出漢民族的旗幟而反胡,最終失敗。 網(wǎng)上把他吹捧成華夏武神,說他多少戰(zhàn)多少捷,一戰(zhàn)就滅了上十萬胡軍這就純粹扯淡了,史書上沒有任何根據(jù),是現(xiàn)代網(wǎng)絡(luò)垃圾憑空編出來的。至于說他是潛伏胡營,一心興漢的”民族英雄“,那就是純粹腦殘臆造出來的。關(guān)于冉閔的兇殘無恥正史多有記載如:《資治通鑒》《十六國春秋》《晉書》《晉記》《晉陽秋》等。 奇怪的是,那些所謂”漢民族主義者“卻把這個給胡人賣命賣到家的,名副其實的”漢奸“當做”民族英雄“而頂禮膜拜,實屬諷刺。
從以下“資治通鑒”的記載讓我們認識一下胡化的漢奸冉閔的真實面目:
自季龍末年而閔盡散倉庫以樹私恩。與羌胡相攻,無月不戰(zhàn)。青、雍、幽、荊州徙戶及諸氐、羌、胡、蠻數(shù)百余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饑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諸夏紛亂,無復(fù)農(nóng)者(時為農(nóng)者皆漢人也,冉閔“殺胡令”把其治下的漢人殺光了)。
十一月,魏主閔帥騎十萬攻襄國。署其子太原王胤為大單于、驃騎大將軍,以降胡一千配之為麾下。光祿大夫韋謏諫曰:“胡、羯皆我之仇敵,今來歸附,茍存性命耳;萬一為變,悔之何及!請誅屏降胡,去單于之號,以防微杜漸?!保ㄩh方欲撫納群胡),大怒,誅謏及其子伯陽。
首先肯定,他是一個英雄人物,雖然歷史上對他的評論有各種,褒貶不一,但歷史公認他是一位英雄。
他完全可以說是挽狂瀾于既倒型的英雄,完全可以說是救世主,為了最廣大被壓迫人民大眾的利益,他不惜背以千古罵名,用一己之身軀,靠天下無雙的勇武和絕一無二的韜略,挽救了最純正的炎黃子孫的利益,讓中原漢人沒有被殺完,淫完,同化完,滅完。如果沒有冉閔,東晉將在越來越強大的胡人輪番攻擊下滅亡,南方漢人也就將和北方漢人一樣玩完。就不會有后來漢人的天下,就再也沒有漢族這個民族,中古古代的偉大智慧和成就,也就將戛然而止,淪為和巴比倫一樣的下場,讀過世界史的都知道,埃及,巴比倫,印度這些文明古國,都是在外族入侵的情況下導(dǎo)致文明毀滅,種族滅絕的(至少被同化完全)。之所以冉閔沒有更多的資料,是由于他的帝國時間短,滅亡時大臣集體自殺,再加上清朝的同化,奴役政策,某些史料的編制毀滅了大量不利于統(tǒng)治者的史材,冉閔的行為觸犯了后來某些人統(tǒng)治中原的利益,肯定被毀滅完全了的,由于如今的社會情形,不能對其進行一個公開公正的評價,五胡亂華,和日本侵略中國又會有多少的不同呢?冉閔所做的,也就是在維護我們祖先的利益,如果日本真的同化了我們中華,那么,作為后來的我們,還會說日本不好嗎?冉閔做的不過分,但是確實急功近利了一些,他不該稱帝,但可以稱王,尊晉朝為正統(tǒng),這樣或許得到東晉的支持。他的死,不是因為隨意征伐而是天下起義,是因為缺糧,把最后的糧食分給了人民大眾,自己率領(lǐng)1萬步兵出城尋糧,中了慕容鮮卑的埋伏而戰(zhàn)死,從這點來看,他就是一直在維護當時漢人的利益。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史籍上說冉閔是石勒的養(yǎng)孫,其實這些都是后人(清朝,其他朝代的歷史根本沒這個說法,可查清朝之前的歷史書籍)加進去的,目的就只有一個,丑化他在民間的形象。
很多人都很推崇冉閔,認為他在漢族的歷史上具有力挽狂瀾的功績,甚至上升到民族救星的地步。
從當時的中國北方來說,冉閔的拼搏確實彌足珍貴,漢族的王朝此時僅東晉偏安一隅延續(xù),且勢弱,此危亡之際也。勇武的冉閔無疑是漢族的一大亮點,在殺伐混亂的十六國時期為民族生存爭取到寶貴的空間。同時,他對羯人的鐵血政策逆轉(zhuǎn)了北方漢人被滅亡的悲慘境地,在歷史長河中有其光輝的一面。
當然,整個十六國時期都是中原發(fā)展停滯的時代,中國處在內(nèi)耗的混戰(zhàn)之中,群雄并起固然造就了數(shù)不清的英雄人物,但是歷史的選擇是安定發(fā)展的路線,人民需要社會和諧,民族共榮。此為冉閔結(jié)局的伏筆,也是歷史對其評價不高的原因。亂易、殺易,治難。
只有能用武力平息戰(zhàn)爭,又能用治國之策讓社會繁衍生息的能人,才是歷史的真英雄。冉閔的局限性,注定他只以武功流芳后世。
花開生兩面,人生佛魔間。在東晉正統(tǒng)漢室軟弱不出的時候,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結(jié)果就是在中原祖地唯一一個有能力屠胡者(勾踐還臥薪嘗膽呢,劉邦流氓起家,成王敗寇)。漢人的英雄,胡人的屠夫?!捌蚧睢保ū瞥隽水敃r漢民族最后的血性。)
冉閔在歷史上是個非常有爭議的人,他一生改了三次姓,有說他是三姓家奴的,也有說他人品不好的,但是有一點卻是不爭的事實,當漢民族遭到滅頂之災(zāi)時,他帶領(lǐng)漢人奮勇殺敵,把屠戮漢民族的胡羯族殺的片甲不留,單從這一點來說,他是對漢民族有大貢獻的人,是漢民族的英雄!
認胡人當?shù)水斪吖房客罋h人當上胡人朝廷的大官,新的胡人皇帝看他權(quán)力過大威脅統(tǒng)治準備除掉他,他率先動手發(fā)布殺胡令被后世舔狗美化成漢人救星,其實他就是個吳三桂加強版而以。
對歷史人物的看待或評價,首先要看當時的環(huán)境,不能拿今天的思維片面的理解。冉閔所處的歷史時期和他的經(jīng)歷以及他所受的教育影響了他的處事,但也不能用當今的思維想他必須具備什么高尚的思想??v觀歷史,他的功績是偉大的,那種以暴治暴的效果最好,我們說中華民族歷史沒有斷過,是因為創(chuàng)造發(fā)展文明的主體漢族的存在,以及依附在漢人身上的文化智慧沒有斷檔,這才是關(guān)鍵,而讓這關(guān)鍵存在的英雄在五胡亂華時期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或找出一個個體來就是冉閔。從三皇五帝到如今,救民于水火,挽社稷于狂瀾的英雄層出不窮才有我們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做為后世享太平的我們永遠不要忘了他們,他們對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今天的幸福有他們曾經(jīng)的付出。
冉閔凡胡必殺的命令是錯誤的,他是被胡人養(yǎng)大的,這里有胡人沒有教育好的責任。歷史上一個民族屠殺另一個民族的行為都是錯誤的,希特勒入侵蘇聯(lián)時沒有像冉閔那樣凡是蘇聯(lián)人就殺害,日本侵略中國時也沒有像冉閔那樣凡是中國人就殺,我們不要忘了日本南京大屠殺三十萬人的紀念館;所以,把冉閔當英雄的人到底想干什么呢?
胡人被殺完了嗎?沒有。當年的匈奴、胡人現(xiàn)在就像當年的趙國、魏國一樣早就改號了,最近,土耳其陸軍發(fā)表了建軍2227周年的宣傳片,片中說匈奴冒頓單于建立了他們的陸軍,這就說明歷史上各民族發(fā)展到如今,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特定歷史條件下產(chǎn)生的一個時代悲哀人物,不放在歷史條件下去評論一個人是不公正的,太多人用現(xiàn)在的理論道德去評論古人,不感覺搞笑嗎?
不管他做了什么,只要殺胡狗就是正義,中國這片土地上只有漢人是正統(tǒng),中國絢爛的文化科技醫(yī)學(xué)政治經(jīng)濟都是漢人的結(jié)晶???
這個問題昨天才回答過,今天再答一次:冉閔打仗很厲害,是員猛將,但搞政治不行;冉閔殺人很厲害,尤其是殺胡人,但不是出于民族情懷、國家大義。他就是一個亂世中的軍閥而已。
我們之所以知道這個人,無非就是因為那道鮮血淋漓的“殺胡令”。很多人把冉閔看作民族英雄,就是因為他殺的胡人多。
大家請務(wù)必要了解冉閔為什么要殺胡?他本來是羯族后趙朝廷的大將,能征慣戰(zhàn),有萬夫不當之勇,可謂之猛將兄。冉猛將由于戰(zhàn)功卓著,權(quán)勢日熾,漸漸感到當猛將不夠過癮,要當皇帝才拉風(fēng)。于是就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系列操作,順利把持了后趙的朝政??珊筅w的權(quán)貴基本都是胡人,看不慣具有漢人血統(tǒng)的冉猛將驕橫跋扈,就開始各種陷害暗殺軍事政變,反正就是不服。冉猛將原本是想拉攏胡人好當皇帝的,一看胡人都不服自己,就殺機頓起,“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凡少數(shù)民族持有兵器的,一律殺。嚇得大伙急急忙忙逃離首都。冉猛將一看,人都跑光了,當皇帝還能使喚誰?又下令“與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只要跟我一條心的,就在這里安居樂業(yè),不服我的自備盤纏愛上哪上哪。沒想到胡人是真怕了他,成群結(jié)隊的往外跑。冉猛將惱羞成怒,真是給臉不要臉,既然不能為我所用,就干脆都殺了吧。于是,傳說中的“殺胡令”就出臺了,凡砍一個胡人腦袋,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 僅僅一天,首都就有數(shù)萬胡人被殺。冉猛將親自帶兵在城內(nèi)殺人,不管男女,無論老少,遇到就殺,見到就砍,直殺的滿城伏尸、血流成河,統(tǒng)共殺掉20余萬人。冉猛將還嫌不過癮,城里殺光了,就讓各方的將領(lǐng)殺,也不管什么民族了,凡高鼻梁、大胡子,一律殺。那些毛發(fā)茂盛的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還沒問清緣由,就被當兵的一刀送去作了鬼。
也許有人會說,當時漢人受胡人欺壓,殺胡人就是漢人的英雄。這純粹是說胡話,他真要有民族大義,真是為了漢人江山,
南邊的東晉王朝就是正宗的漢人政權(quán),他就算不歸附,至少可以統(tǒng)一戰(zhàn)線,光復(fù)漢家河山。但他打東晉時可一點也沒手軟,殺起漢人來也不會眨下眼。
冉閔,他沒有推動社會進步,沒有緩解社會矛盾,沒有促進民族融合,甚至在他當皇帝以后,也沒有造福百姓,只有殺戮,除了殺戮,還是殺戮。他,就是一個亂世中的軍閥而已。
冉閔,是中國歷史上不多的、非常有爭議的人物;此人又叫做石閔、李閔、然閔。
公元349年,石虎(后趙)死,諸子爭奪政權(quán),互相殘殺。石虎養(yǎng)孫漢人冉閔利用胡漢兩族的仇恨,大殺胡羯,死者二十余萬。
屯據(jù)四方者都承冉閔意旨,大殺羯人,高鼻子黃胡須多有濫死者。這是十六國時期,漢胡兩族最殘酷的一次互相殘殺。
冉閔,魏郡內(nèi)黃人(今河南內(nèi)黃西北),史書說他幼而果銳,勇力絕人。他鎮(zhèn)壓了梁犢的起義軍,因而聲威大振。
冉閔殺死石虎的兒子石鑒,殺石虎二十八孫,自立為皇帝,后趙亡。
冉閔,曾企圖以漢人為基礎(chǔ)來鞏固他的政權(quán)。他最盛的時候,“清定九流,準才授任,儒學(xué)后門,多蒙顯進,于時翕然方之為魏晉之初?!?/p>
他也曾企圖聯(lián)絡(luò)東晉,遣使臣去對東晉的君巨說:“胡逆亂中原,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ā稌x書·石季龍載記附冉閔傳》)但晉軍未來。
永嘉之亂后,北方長斯陷入動亂中。人口死亡,土地荒蕪。無論是前趙還是后趙,為了加強自己的經(jīng)濟基礎(chǔ),都爭著搶奪勞動力,把人口遷到自己的都城和中心地區(qū)。
人口的流動遷徙,成為這時期突出的事情。在冉閔占據(jù)鄴建立魏國的時候,石趙的余部占據(jù)襄國和一些地方,與冉閔對抗,互相殘殺,中原地區(qū)情況非常混亂,成為無政府狀態(tài)。
于是當初被遷徙的各族人民,各還本土,實際上是又一次的流亡。據(jù)《冉閔傳》稱:“青、雍、幽、冀州徙戶及諸氏羌胡蠻數(shù)百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饑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諸夏紛亂,無復(fù)農(nóng)者?!?/p>
冉閔的魏,不過建立了兩年多一點(350年閏正月至352年四月),史家不把它計入“十六國”之內(nèi)。
后來,不知網(wǎng)上何時流傳出據(jù)說是冉閔的“殺胡令”;一個殺人如麻的魔頭,也不知為什么竟然成了民族英雄。
冉閔地下有知,大概也會覺得差異吧!
一個軍事能力比較杰出、唯利是圖、殘暴不仁、不擇手段的軍閥
看到前幾樓都有正確的史觀我就放心了,喜歡網(wǎng)文的就去看網(wǎng)文,別來一本正經(jīng)地談歷史,怕你受不了。
謝謝邀請,冉閔首先不符合儒家的治國理念。其次,冉閔死后,冉魏諸多大臣相繼自殺殉國,留下的記錄少之又少,再加上后來的統(tǒng)治者為了自己的統(tǒng)治篡改甚至毀掉歷史,現(xiàn)在看到的東西其實許多都是國家讓你看到的。個人觀點,在當時的實際情況冉閔的作用是無與倫比的。某些屁股一緊:南方還是漢人的天下等等,請問,南方實際上是個什么情況?娘炮橫行,鶯歌燕舞,窩里稱王,看看歷史的發(fā)展就明白了。如果不是冉閔絕地反擊,可能大漢民族會淪為少數(shù)民族甚至滅亡。李世民的血脈不是純漢族吧?現(xiàn)在的純漢族有多少?我自己就有可能是個雜漢。不喜勿噴。
只要把入侵者殺了,還我河山的都是英雄,把犯我疆域,民族的侵略者都殺死,都是英雄。
冉閔這個人比較復(fù)雜。在他起事之前,只能順著羯族人四處征戰(zhàn),進而有了軍功和威望。當然,他在后世的影響,如果僅僅是這樣,那么他只能是一條狗。
但是,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冉閔滅了羯族人的皇帝,又借助五胡長期對北方漢人的屠殺和壓迫引起的仇恨,成功的滅殺了五胡之一的羯族人,而后席卷北方各地。
雖然冉閔最后被鮮卑慕容家撲殺,但是冉閔的殺胡令,殺得北方五胡膽戰(zhàn)心驚,再也不敢隨意屠殺北方漢人。讓北方漢人避免了亡種的危險,以后隨著各國的休養(yǎng)生息,北方漢人數(shù)量又逐漸上升,并且取得了相應(yīng)的地位。
所以,冉閔對于漢族人來說,是實至名歸的大英雄!
且看冉閔殺胡令大致內(nèi)容:
暴胡欺辱漢家數(shù)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飶?fù)漢家基業(yè),天下漢人皆有義務(wù)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于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對于冉閔,應(yīng)該客觀評價,不吹不貶。
很多人利用各種場合極力吹捧冉閔,這些人就是所謂冉吹。殊不知話講過頭,反而成了捧殺,對客觀評價冉閔反而有負作用。
冉吹們吹捧冉閔無非是認為冉閔有漢人血統(tǒng),所以無腦挺。
光是這一點就很難站住腳。
我們看歷史上胡人內(nèi)遷由來已久,而且是官府主動為之。從漢末三國,到魏晉,內(nèi)遷了數(shù)百萬胡人以充實人口。光曹操治下就內(nèi)遷不下百萬,這些都有史料記載。
所以胡人和當時的漢人一樣,都是官府管轄下的合法人民,不是偷渡客或侵略者。
另外一個現(xiàn)實就是經(jīng)過上百年的胡漢雜居,通婚,胡漢逐漸融合,這也是歷史事實。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胡人早已融入漢人,是完成時;以當時眼光來看,融合正在進行,是進行時。
從哪個史料能判斷冉閔是純血漢人?精確來講,并無法確定當時的冉閔胡漢血統(tǒng)。
再來,冉閔從小就是羯人石虎的養(yǎng)孫,生長在羯胡的環(huán)境,接受的恐怕也是胡化的教育。長大后長期在羯人軍中四處征戰(zhàn),為胡人效力,按理冉閔應(yīng)該也沒少殺漢人。
在冉閔最終奪得權(quán)力之前,血統(tǒng)暫不論,至少在心理上,冉閔就是標準羯人一個,這個冉閔自己都不會否認。
那什么時候冉閔認為自己是漢人呢?應(yīng)該是奪權(quán)之后,發(fā)現(xiàn)羯人官員和貴族都不支持他。為什么羯人不支持他,可能有其血統(tǒng)問題,可能是其權(quán)力來得不正當,也有可能是冉閔噬殺的行徑羯人不接受,等等吧。
冉閔是怎樣應(yīng)對羯人的不支持呢?
采取的不是去安撫民心,爭取民眾支持,而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展開瘋狂殺戮。
冉閔這個時候標傍自己漢人身份,以搏取漢人同情和支持。用爵位官位誘使?jié)h人殺胡人,挑起胡漢種族矛盾和仇恨。史載是殺了二十多萬胡人,何其慘烈殘忍。
我評價冉閔此舉是要漢人納投名狀,被迫綁在他的戰(zhàn)車上,供其驅(qū)使。
從上面可看出冉閔文治上是很差,再來看冉閔的武功。
冉閔取代后趙建冉魏,所轄最多只有幾個郡,頂多算一個割據(jù)小政權(quán)。而且只存續(xù)三年,就被攻滅,冉閔也受俘被殺。
另外,冉吹們說冉閔滅了羯族,更是夸大。頂多說冉閔殺光了當時都城鄴城里的羯族居民,但羯族可不僅分布在鄴城里面。數(shù)十年后的南梁暴發(fā)的侯景之亂,侯景及其八千騎兵就是羯人,可見羯族當時根本沒被滅族。
最后總結(jié)一下,說說我對冉閔的評價。
公允來講,冉閔在五胡亂華的大時代算是一個豪強,但不是全國性的,也沒有到整個北方廣泛性的影響,只能算地方豪強,其創(chuàng)建的冉魏是個小政權(quán),有一些影響,也見諸史端,但影響真的不算大,比起很多胡人政權(quán)只能算小巫。
冉閔的爭議,不是其文治武功,而是其殺了二十多萬胡人居民,其中以羯人居民為主。
皇漢們對此大聲叫好,甚至認為應(yīng)該殺光所有胡人。但絕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其歷史意義是負面的,不贊成把冉閔寫進歷史,更不贊成大書特書。
你是什么評價,請按號入座吧。
先來看看東晉局勢,據(jù)天險長江偏安一偶。司馬家族與王氏家族共天下,豪強土族和少數(shù)民族土司頭人不服管理,東晉無心北上。東晉自詡漢家正統(tǒng),朝堂上下自然不會損害自己利益去幫助或者接納一個在外稱皇的漢人。
環(huán)顧北方各族無月不戰(zhàn),漢人十不存一農(nóng)耕早已跟不上戰(zhàn)爭需求。于是各族紛紛把目光瞄向了最弱的漢族兩腳羊。即是炮灰又是儲備食物。那個時代善良就是漢人最大的罪啊!
吃人的強敵環(huán)伺,懦弱的族人不肯來救。民族矛盾不可調(diào)和,只有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漢人才能生存下去,而那種團結(jié)早就形成了默契那就是仇恨。戰(zhàn)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在絕對劣勢下,對非己戰(zhàn)線的仁慈就是他日對同胞舉起的屠刀。他也意識到了,加速十日之約實施殺胡
他沒有錯他是英雄,雖然他敗了但他救了漢族。他的起義消耗了北方各族勢力,給了坐山觀虎斗的東晉茍延殘喘整頓軍隊的時間,無疑他是真英雄,本事富貴人卻為民族沖殺在最前線的英雄,是當時北方漢人漫天黑暗里的一絲曙光。我敬重你 天王。
和平?jīng)]有戰(zhàn)爭后,文官就是武將最大的敵人,武將的攻城拔寨就變成殺孽。往后政權(quán)的需要,他就有了一個名號 人屠
- 下一篇:什么事情導(dǎo)致你從此再不吃某樣食物了?
- 上一篇:裝修必做的是什么?
